电脑可煎鸡蛋?暴降20度的操作在这

对大多数电子产品来说,发热一直是敏感又避不开的话题,特别是夏天连锅都省了。

47111db7b40ee1d9cb10d12a3e0c6337--apple-inc-new-ipad.jpg

电脑就更是发热大户了,性能降低、卡顿不说,我们还常担心会不会影响寿命。 

不过人与人的体质不能一概而论,人与电脑更是天差地别,或许你以为马上要烧糊的温度其实才刚只是温热。

ae2c6e1dly1gd1s1xore2j20ht0dcdg4.jpg

对电脑来说什么样的温度算高,又要如何去改善呢?

温度监测   

一台电脑有着大大小小数不清的配件,搞清到底热不热不能靠摸。

简单常用的方法就是用软件直接查看,有无数可以监测电脑状态信息的软件,推荐的有 HWiNFO、AIDA64、MSI Afterburner (文末下载)。

软件.png

AIDA64 传感器页面包含了一些重要部位的温度信息,虽不是特别全面但能满足大部分使用需求。

桌面 OSD 显示也深受玩家喜爱。

Aida64.png

HWiNFO 信息比较全面,同时包含了时间段内的最大最小值。

对于不打算超频的新手来说,复杂的电压电流功耗墙都不用看,只看温度就够了。

HWiNFO.png

MSI Afterburner 作为游戏玩家的必备品,优势是游戏实时监控,不需要切屏什么的。

MSI Afterburner.png

不会设置?打开设置,勾选 OSD 显示即可。

MSI Afterburner OSD.png

正常温度   

不同硬件的结构、用途各方面都有区别,它们各自的合适温度和安全温度也是不同的。

通常来说,Intel CPU 的安全温度大概在100℃,AMD CPU 则在90℃左右(二极管温度100℃)。

不过放心,就算突破了这个值也不那么容易 GG ,大多数情况下都会自己黑屏或者重启。

但想要不降频,建议保持在80-85度以下。

CPU 温度 12900K.jpg

12900K 108℃ 仍未GG

GPU 并没有 CPU 这么顽强了,不同显卡体质不同,一般核心温度在80多℃就陆续挺不住黑屏重启了。

满负载能保持75℃以下,散热是很良好的,不过也得考虑显存温度有没有太高,否则容易出油。

显卡出油.jpg

其他硬件也是有温度限制的,下面列出常见的供参考:

硬盘 SSD 70℃ 、HDD 45-60℃ 

内存 55℃ (超过影响稳定性)

主板 VRM 90℃ (超过可能影响稳定性)

虽说上限是挺宽泛的,但实际使用中越是接近上限越是容易出现睿频上不去、甚至强制降频,大幅度性能损失随之而来。

而有时候你所看到的 CPU 70度,已经是降频之后的温度了。

不管是想多用几年还是想提升性能,改善改善散热吧。

散热.png

物理降温   

温度过高无非是热量传导能力不达标,我们要做的就是让热量更好地转移出电脑。

环境温度不提,物理层降温的核心就 散热器、硅脂、风道 这几点。

散热器虽是核心部件,但它的选择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中端及以下选择百元单塔、中高端超频选双塔风冷或240水冷、高端超频选360水冷(记得撕膜)。

散热器.png

此外不管是笔记本还是台式机都务必保持硅脂在良好状态,否则再好的散热器也是白瞎。

584_c9fa6ffd13c733a5512f5d887f3b1d07.jpg

宣传导热系数的高低并不等于实际效果,尽量选择口碑好的型号,以免交智商税。

关于硅脂原理、涂法等可以看看以前的文章:

CPU体虚、降频、过度劳累?几千元的水冷都不如这几十块的东西补

再者就是很多人容易忽视的风道问题了,风冷没有风道,热量怎么排出电脑?

建议就算再省,也得至少配两三把机箱风扇,安装遵循有冷风进,有热风出的原则。

风道.png

而如果你愿意打开侧板或者干脆开放式机箱效果就更好了。

笔记本用户,要做的就是想办法加大进风量和出风量,比如瓶盖大法就是其中一种。

瓶盖牌子.png


软件降温   

除了硬件外,系统、软件上的优化也能带来不可忽视的温度改善。

保持干净清洁后台,减轻系统负载 ,心静自然凉。

同时,电源计划也不是非要选择高性能、卓越性能,高温受不了可以改为平衡甚至省电。

还可以手动调整风扇转速(下载主板调整软件或者 BIOS 内调整)。

风扇转速.png

对于散热条件不理想的用户,对 CPU/显卡进行降压、降频也有着明显的降温效果。

但这也会牺牲一定的性能,仅作为最后的退路吧,把前面几方面做好,基本就不太可能出问题了。

003MWcpMly8gvkit58amwg606k06k7wh02.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