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9元起,红米新机把友商搞得没法玩了

这几年的手机发布会越来越没啥意思了,不是拼相机就是拼屏幕,充电速度。
搞这么多前戏,都是为了铺垫最后的价格,5999元起。

最后放眼望去,各家的配置好像都差不多?直接让人性冷淡。

反而是一些性价比手机的发布会更实在。
如果你也属于这部分用户,那么昨晚的红米 K50 系列发布会就值得一看啦。

红米K系列在小淙心中一直是性价比安卓的代名词。今年的 K50 系列也没有让人失望,直接把车门焊死。

说到性价比手机,最重要的就是处理器和屏幕,前者直接关乎性能和换机周期,后者直接关乎使用体验。
红米K50 系列这两点刚需上都做到了顶级水平:
K50 搭载天玑 8100 芯片,性能相当于骁龙888 水平,
K50 Pro 搭载天机 9000 芯片,性能相当于骁龙8 Gen1 水平。

CPU 性能的差别其实都没什么好讲的,简单来说就是天玑 9000 架构和工艺更新

天玑 8100 虽然依旧采用经典的 A78+A55 结构,但也是这个月才经过升级优化。

两个都属于新芯片。
GPU 上的差别就更直观了,同款 GPU,只是天玑 9000 有 10 核,8100 有 6 核。
两款机型的综合性能差距大约在 20% 左右,玩原神都能从容稳定 59fps。

甚至因为 8100 的核心更少,发热表现可能更好,毕竟在游戏都能跑满的情况下,手机低1℃ 体验都能好一些。

当然,高性能的使用寿命肯定更长。

另一个刚需,屏幕。

两款机型怕屏幕完全一样,三星2K 120HzAMOLED直屏,A+评级,屏幕分辨率高达3200x1440,达到了526PPi,峰值亮度1200nit,显示效果出众。

都支持支持杜比视界,HDR10+,环境色温感应,覆盖 P3 色域

参数肯定不如对比直观,要比就比自家大哥,小米12作为主线产品屏幕分辨率都只有 1080P。

红米这次真的做到了干翻小米

既然性能和屏幕的差距都不大,那 K50 Pro 用什么拉开和标准版的差距呢?
主要是电池。
K50 配备 5500mAh 电池,支持 67W 快充,充满需要约 48 分钟。

K50 Pro 配备 5000mAh 电池+澎湃P1芯片,充电速度达到 120W,充满仅需约 19 分钟。

多 500mAh 但充电时间翻倍,少 500mAh 充电时间减半。
大家会怎么选呢?

反正小淙更倾向 K50 标准版,因为 48 分钟对我来说已经非常快了,生活中应该很少遇到哪种急需 20 分钟内充满手机的情况。


镜头对大多数男生来说主要作用就是扫码。
这点大家放心,摄像头一直不是红米的主打,今年也只是稍微升级。

Redmi K50 后置位 4800 万像素,K50 Pro 主摄为 1 亿像素。

两款机型都支持光学防抖,都配备 800 万像素超广角镜头,200 万像素微距镜头,前置都是 2000 万像素剧中挖孔。

对于扫码党来说差距几乎就没有。
我们扫码党更关心的是什么?是相机打开和识别速度!

而为了解决大家的扫码需求,K50 相机更关键的升级是推出了 极速快拍功能,简单来说就是让相机有更快的打开、加载速度。

其他配置方面两款机型基本没有差别,再来看最重要的价格:
K50:
8+128GB 2399 元
8+256GB 2599 元
12+256GB 2799 元

K50 Pro:

8+128GB 2999 元

8+256GB 3299元

12+256GB 3599元

12+515GB 3999元
从 2399-4000 元,完美覆盖实用党。

总结一下 K50系列的卖点:
天玑8100和 9000 的性能,比肩骁龙的翻身之作,甚至功耗控制更好。
三星2K屏幕,2399元的2K屏幕!闭着眼睛买也不会翻车,526PPI像素密度,1200nit峰值亮度,够细腻,看电影也够爽。

5000mAh起步电池,一天的中度使用没有压力,续航时间上的对手可能也就iPhone 13 系列了。但是 iPhone 充电速度慢啊!

缺点也盘点一下:
厚度达到 8.4mm,手感可能一般,特别是戴壳后;
201g的重量不算轻,特别是戴壳后;
不过这两点用习惯后也就忽视掉了。
 
另外,可能是 K40 卖得太好,发布会上还推出了升级款 K40S。
主要升级了 3 项配置:
1、升级液冷VC,散热面积扩大;
2、33W升级为67W快充;

3、主摄光学防抖。

芯片依旧是 骁龙870三件套,能流畅运行大部分游戏,很适合轻度用户。
K40S 起售价 1799元,买新不买旧,现在要买更推荐 K40S。

除了手机,这次红米还更行了笔记本产品线。

Redmi Book Pro 2022:

定位是轻薄本,配备 CPU为i5-12450H和i7-12650H,阉割了能效核心和GPU核心数量。

还好有个 RTX 2050 独显,号称,小3050?实际性能比 1650 多 25%左右。

作为轻薄本,这样的配置还算中规中矩,主要是这次在散热上下足了功夫。
双风扇+三热管+大面积散热孔+单向双出风口,宣称达到游戏本级别的散热,这一点在轻薄本上还是很不容易的。

实战成绩,Redmi Book Pro 2022玩地平线5能达到 101 FPS(地平线优化真好),画质呢?没讲(地平线优化真好)。

屏幕是全新定制的 3.2K +90Hz,100% sRGB。
Redmi Book Pro 2022
i5+16GB+512GB+集显,首发价 5299 元,零售价 5599 元;
i5+16GB+512GB+RTX2050,首发价 6499 元,零售价 6799 元;

i7+16GB+512GB+RTX2050,首发价 7199 元,零售价 7499 元。

和手机比起来性价比就中规中矩了。
另外,AMD版本随后就到,不急的话建议等等 AMD 版本,不出意外会更香。

最后还有一款电视,因为小淙买不起客厅,对这块不是很懂,简单总结一下:
名字:Redmi Max 巨屏电视
尺寸:100 英寸

屏幕:4K 分辨率,支持双 120Hz 高刷,广色域覆盖 94% DCI-P3,逐台调校,DeltaE≈2,支持HDR10+、IMAX Enhanced、Dolby Vision Atmos。多分区背光, Light Sensor光线传感器智能感光、峰值亮度 700nit。

配置:四核A73架构旗舰处理器(具体型号未公布),4GB内存,64GB存储,支持Wi-Fi 6、FreeSync,提供HDMI2.1接口
音响:30W大功率的四单元扬声器

售价 19999元,4月6日上午10点开卖,提供30天送装服务。


以上便是昨天红米发布会的主要内容,你对手机的预期价格是多少呢?红米 K50 系列符合你的标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