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蝾也是突然反应过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厂商们很默契地不再提了。
就算支持 DC 调光的手机,选项也藏得比较深。
这是咋了?是智商税功能打脸?但为何有那么一部分人又很在意这个功能?
LCD 屏幕显示层本身是不发光的,全靠背后的灯照过,这样才能把颜色、画面显示出来。
而 OLED 则是像素点自发光,不需要额外的背光模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OLED 屏幕亮度可以是 LCD 屏幕的好几倍。
当然频率都很快,以致于我们并没有感觉到这种闪烁。
而 DC 调光,则是直接通过电路功率(电压电流)来控制亮度,功率越大灯越亮,很容易理解。
这与 PWM 的区别就在于 PWM 调光光源亮度其实是固定的,DC 调光则是直接调光源亮度。
本来这么看来,两种调光模式设计都很合理,原理也十分简单,但实际上也各有各的弊端。
高频下自然没什么问题,但当低亮度下 PWM 频率会降到一个比较低的水平,这就会造成视觉疲劳,甚至引起小部分敏感人群头晕恶心。
而亮度的不均匀也会让我们感觉到色彩的不均匀,「抹布屏」就是这么来的。
比如我们看到的是100nit,但屏幕实际输出其实超过了100nit ,也就没了上面的问题。
但这样做本质上和「护眼模式」是一样的,即使有着专门的优化,但整体效果还是不如原生。
至少是没法正常同时开启高刷新率与 DC 调光的,用骚操作同时开启则是非常不建议的,毕竟还不确定是否会损伤屏幕。
怎么权衡,类 DC 都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还吃力不讨好,于是类DC 也遭厂商取消。
即使勉强支持的屏幕,DC 调光也成了苛刻严格的「质检员」。
所以绕了一圈,求稳还是回到了低亮度 PWM 高亮度 DC 的方案,有 LTPO 需求的则只能选择全局 PWM ,不过也终于有了高频 PWM 来改善频闪问题。
目前看来也算是比较好的方案吧,但可惜也并未普及开来,像 iPhone13 也还是低频 PWM 调光。
而全局 DC 、类 DC 调光也逐渐消失,小蝾觉得是挺合理的,大家不必执着于低亮度 DC 调光了。
不过虽然解决不了硬件问题,但可以根据其原理改善使用方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