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游戏、软件门槛的提高,以及 CPU、显卡的不断更新,过去不是特别起眼的内存也开始出现了拖后腿的情况。
5900X + 3090 还频频掉帧?你用错内存了。
与其他硬件不同,「好即贵」「贵即好」 在内存界不一定行得通,这里面有太多的「智商税」。DDR4 与 DDR5
首先 DDR4 与 DDR5 选择就是一大问题,这时候上 DDR4 是49年入国军?
小蝾可以很直接给大家答案:不是有钱到没地花的程度,安心 DDR4 吧 。
抛开高昂价格不谈,DDR5 不一定能带给你想要的提升。
DDR5 频率和 Bank 数的提升带来了带宽、效能提升,在跑分及生产软件上是强出了一些,但对延迟更加敏感的游戏方面,甚至还可能出现不如 DDR4 的情况。
![PN75-1640338820 ddr5.png]()
容量与条数
两根内存组双通道性能翻倍想必大家应该都知道了,不再多说。
但对少数用户来说,现在16G有点不太够用了,是 16*2 还是 8*4 插满又成了一个问题。
其实现在的消费级主板虽然可能有4条内存槽,但实际仅有两个通道。
而大部分主板采用「菊花链」内存走线,当你插上4条时除了容量大了外反而影响了性能,能开到的频率甚至也可能大打折扣。
![-e63-1640338853 推荐内存插法1.png]()
T-Topology 走线的主板则更适合4根内存,但这些主板极少,且贵。所以呢,优先 16*2 而非 8*4 吧,同理 8*2 和 4*4 也是如此。频率时序
前面其实都是一些常识,也很容易就做了正确的选择,而接下来就要重视起来了。内存除了在标注版本、容量外,后面往往还跟上了另一个(两个)重要参数。
比如 DDR4 8G 3200Mhz,有的还会标出 C16、C14 的字样。
![Dd32-1640338860 频率时序.png]()
这个很简单,频率越高越好,时序越低越好,高频可以降下来,但低频不一定能上去。
但也不是无脑选高频率低时序,除非你有钱。
比如 Intel 到 B560 才放开限制,10代及之前的 CPU ,如果没有Z系主板,频率将被狠狠限制,这可以通过其官网查询。
![sm59-1640338870 DDR4 2666.png]()
而 AMD 方面有所不同,除了低端丐板可能不支持内存超频外,其余随你玩。
但锐龙 CPU 那 12nm 的 IO Die 也决定了 Zen2、Zen3 基本 1866-1900MHz 的 FCLK 体质,内存频率开高了分频反而效能下降(3733、3800MHz 甜点频率)。
![zs60-1640338880 006APoFYly8gqqb0h9ukkj30hs0g0dij.png]()
所以高频没用?我不知道你认为多少算高,但一般 4000MHz 的水平确实是有用的,即使频率可能上不了太高,但时序可以更低啊。而且,实际上高频内存并不一定比低频率贵,同样的钱肯定买好的鸭。
??为啥我看的高频都比低频贵啊?这就是因为标注频率其实并不等于实际频率。
品牌与颗粒
说到标注频率和实际频率这个问题,那就自然绕不开品牌与颗粒的关系了。
市面上那么多内存品牌(芝奇、金士顿、海盗船、英睿达…),实际上颗粒都来源于三星、美光、海力士、南亚、长鑫。
标注频率是品牌方测试给出的,而这一般比较保守,特别是混用颗粒的情况下,这个标注频率只是为了保证每一条都能在这个频率稳定运行。
甚至于一些内存直接给的 JEDEC 的 2666 默认规范,但实际实力远不止如此。
三星 B-Die (特挑)、美光 E-Die (C9 系列)、海力士CJR DJR、南亚新 A-Die、长鑫新颗粒。 当然,你如果需要华丽炫酷的马甲、精致的做工,冲着品牌去也没问题。并且在小众主板、远古平台上,某些品牌还有更广泛的优化。总的建议就是,对大部分用户来说,选颗粒比选品牌更具性价比。而对不差钱的用户,可以又选品牌又选颗粒了。
推荐
为了帮助大家选择,小蝾整理了一些品牌和颗粒,供参考。
如果你极度差钱,或者更需要大容量,小众品牌比较实惠,比如光威、酷兽、十铨、铭瑄、七彩虹等,但如果你的主板也很小众,可能需要考虑兼容性问题。美光 E-Die C9 系列:英睿达铂胜 C9BLL、BLJ、BLH 等众多型号(会标出)南亚新 A-Die、长鑫新颗粒:阿斯加特、酷兽等品牌上出现过,不明标 要摸奖三星特挑 B-Die :注意有包特挑和普通 B-Die 之分,扎达克、宏碁掠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