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现在影响电脑流畅度的一大重要配件,非 SSD 固态硬盘莫属了。
如果你只有 HDD ,即便有再好的 CPU、显卡,开机和应用加载时间都能让你怀疑人生。
虽然接口种类非常丰富,但实际上除了协议不同,整体构成是非常统一的。
从用料来源来看,其实 SSD 就是由三部分构成:颗粒、主控、DRAM 缓存(某些 SSD 无 DRAM 缓存)。
颗粒很好理解,即存储数据的介质;DRAM 缓存应该和很多人理解的不一样,下次再细讲。
主控,就是来让闪存颗粒、缓存等所有元件配合起来有序工作的大脑,地位如何不需要多说了吧?
主控的性能和稳定性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 SSD 的使用体验。
也因此,我们有时候只需要了解主控的参数和性能水平,就能大致了解一款 SSD 的实力和定位。
SSD 设计时采用了类似内存的多通道模式,一根水管太慢,就多来几根。
这可以非常简单粗暴地让 SSD 读写速度倍增。
除了速度上,主控还承担了众多复杂工作,比如缓存策略、数据纠错、温度监控管理等。
用户所关心的速度、稳定性都很大程度上受主控的影响,现在知道谁更重要了吧?
首先是第一类:「自产自销」。
消费级市场摆烂的 Intel 就不多说了,主控只有也只能自家企业级傲腾 SSD 使用。
而美光作为颗粒原厂之一,旗下英睿达也开始使用自家主控。
而另一类就是公开为 SSD 厂商提供服务的主控厂商了,这一类的主控的参数信息通过各自官网可以很容易查询到。
Marvell,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马牌,中高端产品受欢迎一点,低端较难见到。
在金士顿、美光、浦科特、铠侠等品牌的中高端产品上可以见到其身影,基本上也是口碑较好的明星产品。
官网查询地址:
https://cn.marvell.com/products/ssd-controllers.html
群联和慧荣这两家台系主控厂商,他们的业务范围就很广,全面覆盖低中高端产品。
甚至可以提供封装服务,据说还有「公版」方案。
具体规格可以见
https://www.phison.com/zh/solutions/consumer/pc-laptop
具体可见:
https://www.siliconmotion.com/chs/products/client/detail
联芸主控是比较出色的国产主控,但还是在某些方面受限,就比如看着还不错的 MAP1001-C 的制程工艺仍为 28nm。
详细参数:
http://www.maxio-tech.com/product/11628/11631/11753/
如果是其他主控,建议查一下具体参数信息以及是否有其他 SSD 使用该主控。
SATA 呢?建议非必须还是不要选择了,现在基本上新出 SATA 接口的SSD 也比较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