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芯片弯道超车方案曝光:学习三星「制程造假」技术

Intel 芯片在之前还是挺受用户好评的,自从 AMD 打了翻身仗之后,Intel 就被玩家吐槽,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这两年 AMD 翻身后,Intel 芯片不管是在市场还是舆论上都不太好过。虽然嘴硬嚷着加号不算挤牙膏、最强游戏 CPU…… 但从 10nm 芯片几次改名就能看出。Intel 心里其实慌得一匹。

intel芯片-1.jpg

芯片的制程,某种程度上直接决定了整体性能的高低。虽然 Intel 芯片一直在锻炼它祖传的 14nm 技术,但人类就是人类,纵使练成拳王泰森,也是干不过老虎的。

intel芯片-2.jpg

而现在,PC 芯片领域的老虎就是 AMD 的 7nm。不过好在 Intel 最近似乎找到了逆转局面的方式,并表示 2025 年前,它就会恢复「芯片领域领导地位」。

intel芯片-3.gif

修改芯片命名方式

上周,Intel 举行了一场发布会,发布会的主要内容是将要修改 Intel 芯片命名方式。

intel将发布芯片

预计今年第三季度亮相的 10nm Enhanced Super Fin 制程,在新的命名策略中叫做 Intel 7,而预计明年能憋出来的 7nm EUV 制程,命名为 Intel 4,2023 年的 5nm EUV 制程,命名为 Intel 3,2024 年的 3nm GAA 制程,命名为 Intel 20A(进入埃米时代,后面讲)。

看上去只是简单改个名,但仔细想想就发现,这波操作实在机车。改名后的 Intel 7 很容易让不懂行的消费者误以为是 7nm 制程。这样的命名方式显然是出于市场营销考量,掩盖在制程上相较对手的劣势。但是大家先别急着开喷,这事还真不能全怪 Intel。其实「制程造假」这事,其他厂商早就开始干了。

三星芯片

最早是三星将升级版 20nm 制程,命名为 14nm,然后台积电和格罗方德也纷纷跟进这种「大跃进」的命名方式。稍微优化升级一下,就能提升几个 nm,然而这个 nm 根本不是消费者以为的「制程密度」。

我们消费者普遍认为的 nm,是指「CPU 晶体管尺寸」,也就是摩尔定律的依据所说的: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两年便会增加一倍。

晶体管密度

以往 Intel CPU 的制程命名方式就一直坚持摩尔定律的规则,只有当新工艺能实现的晶体管密度到达上一个工艺的两倍时,才会更新一次制程命名数字。例如 AMD 去年发布的锐龙 5000,该系列 CPU 采用台积电二代 7nm 制程,晶体管密度是 110MTr/mm²。

三星初代 5nm 制程,晶体管密度是 112.79MTr/mm²。而 Intel 的 二代 10nm 制程,密度也达到了 100.8MTr/mm²,虽然依然差了一点,但远没有命名看上去那样成倍的差距。

Intel和AMD芯片

可见三星台积电的线程注水有多严重。要知道 Intel 的二代 10 nm 制程,晶体管密度已经是初代 14 nm 的 2.7 倍,如果按照对手的命名方式,也完全有资格叫 7nm 芯片的。

这样一对比,Intel 这次改名后依然还是「太老实」了,只用了数字,没有加 nm,甚至还可以说明了每种命名对应的真实制程是多少。本次发布会更值得关注的是 Intel 公布了未来几年的规划。

Intel芯片计划

接下来几乎每年性能提升 15%-20%,到 2024 年直接进入埃米时代,Intel 20A。埃米是半导体中的下一个测量单位,从微米到纳米再到埃——埃是 0.1 nm。

但需要注意,这依然仅是「命名方式」,Intel 20A 实际制程应该是 2nm。但是到 2025 年,Intel 说会在这年夺回领导地位,发布 18A,基本就是真正的埃米水平了。

Intel芯片-9.jpg

从「命名造假」这件事上就能看出,虽然参与这个事的都是大厂,生产着人类工艺的顶级产品。但现在芯片厂商的内卷真的很严重,毕竟一个单子都是几十上百亿。总的来说,虽然 Intel 在名称上完成升级,性能与同行差并的不多,但制程技术还是要落后同行一年到一年半左右,遗憾主要体现在发热和功耗上。

结论

Intel 芯片虽然相比于 AMD 的芯片有些许的落后,但是我们还是希望正如 Intel 自己所说的可以在 2025 年超过 AMD 重新回到领先地位。

本文编辑:@ 小淙

©本文著作权归电手所有,未经电手许可,不得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