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我的新手机明明就在眼前,而我却只能像个看守「电子监狱」的狱卒一样。
看着它在角落里,孤独地、缓慢地、一个 G 一个 G 地,进行着这场跨世纪数据大迁徙!

那感觉,就像你面前摆着一桌满汉全席,而你却被告知必须先数完桌上的所有米粒才能动筷。
痛,简直太痛了!

相信屏幕前的各位小伙伴,在每次换新机时都有过这样的痛苦经历吧。
不知道从啥时候开始,大家旧机中的数据越来越臃肿,图片、视频珍藏越来越丰富。
于是手机换新时那数据传输的漫长折磨成了一场最煎熬的挑战。
嗯,就连明星也无法幸免。
最近陈伟霆分享了一条微博,有眼尖的粉丝发现图片中他明明拿着 iPhone 16 Pro 系列手机,套上的却是 iPhone 17 Pro 手机壳。

原来,从他向粉丝的回应中得知,新 iPhone 还在传输数据要等一天多……
消息一出这直接不带任何拐弯地戳中了无数用户痛点。
如今新手机在面临上百 G 数据迁移,动辄需要苦等数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就没人能管管嘛!
前段时间便有网友分享过自己类似的遭遇,一台 iPhone 17 Pro 传输数据竟要整整 19 小时。

关键是整个过程还不能联网随心所欲体验新机,世界上最遥远距离莫过于此……
不过,就在大伙儿集体吐槽这一现状时,一些天赋异禀的网友闲不住了,开始秀出自创「邪修神招」。

不错,大抵就是将两台互拷数据的手机随便塞入一口电饭锅中,这样便能实现传输效率翻倍甚至更大提升。
有无数网友不信邪跑去尝试,这不试不知道,一试,好家伙还真有效?

从各路网友的反馈来看,提升幅度大不相同,少则等待时间减半,多则缩短好几倍。
到底说还得是邪修呢!

众所周知,小米之家作为唯一能提供电饭锅的手机店,不出意外地成了邪修们重点关注对象。

咱就是说前两天路过线下店,怎么正中桌上 C 位摆放着一口大大的电饭锅内胆,原来是起这么个作用的?
好嘛,官方也开始推广邪修大法着实是让我有些绷不住了……

那么问题来了,一口电饭锅为啥能这么神?连厂商都解决不好的手机难题,就这么被破解了?
要搞清楚它我们得先了解其中原理,嗯,肯定跟勾股定律没什么关系。

手机无线传输主要是通过 WIFI、蓝牙或其他无线协议,这些玩意方便是方便,但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
甚至于,你穿的不同材质衣服、旁边小朋友拿下王者五杀等,都有可能让传输速率产生波动甚至打折扣。
而电饭锅邪修效果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其实它的金属内胆刚好构成了「法拉第笼」效应。

学过初中物理的都知道,法拉第笼天生就能隔绝外界干扰信号,其次圆弧设计还能集中内部信号,误打误撞就秒变「传输加速舱」。
所以说,当邪修和物理相结合后,能起到一定的传输加速效果也就不奇怪了。

不过嘛,咱们还是得理性看待,毕竟这只能起到一些辅助效果,要说「逆天改命」彻底解决手机数据迁移耗时长的难题也不现实。
更重要的是还得看数据传输所采用的协议、传输带宽等。
例如,苹果用的就是一种虚拟热点点对点的传输方式,和 WiFi、蓝牙没啥关系,同时官方客服也号称不受外界干扰。

要是用上面的电饭锅邪修大法,估摸着也不会有什么太明显效果。
苹果手机普遍传输比安卓慢,可能正是采用这种传输协议的原因,稳定是稳定了,但效率就没那么突出。
而再看看隔壁的安卓阵营,小米、OPPO、vivo 很早就搞起了「互传联盟」,跨品牌传数据也不会水土不服。

部分跨平台工具传输能达到 80MB/s,速度上比起苹果的原生传输确实快了不少。
缺点嘛,稳定性、抗干扰能力可能略弱于苹果。
嗯,这集邪修大法是安卓手机受益更大的一集。

看完以上,相信大家也都有自己的判断了。
在小忆看来,与其纠结电饭锅邪修是否有效,倒不如考虑采用其他更靠谱的方式,例如利用有线来传输。
目前许多手机都采用 USB 3 接口标准,找到或者线下店借用一根 C to C 高速线,5Gbps 带宽还完全不用担心干扰。

纯追求效率的话,这不比无线刺激?
你说不配用上 USB 3?那哪怕是 USB 2 也有 480Mbps,完全足够应对常规数据迁移需求了。
什么?连接数据线的情况下再塞入电饭锅,会不会更猛?

小忆今晚就回去试试看!
*资料、图片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本文编辑:@ 小忆
©本文著作权归电手所有,未经电手许可,不得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