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老黄在国际消费电子展CES 2025上用双手给大伙儿献上了新一代Blackwell架构RTX 50系独立显卡。
且一上来便放出王炸:RTX 5090性能两倍于上代4090,RTX 5070比肩4090等。
不光如此,除卡皇5090涨价外,其他三款5080、5070 Ti、5070售价相比上代都有不同程度下调。
特别是RTX 5080,由4080首发1199美元(国内9499元)降至999美元(国内8299元),降价幅度高达1200元人民币。
这直接让不少同学直呼太阳打西边出来,老黄加量不加价终于良心了一次。
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老黄难不成这次真给我们上演了一回诚意拉满的牙膏挤爆操作?
咱们不妨细看几个50系显卡的提升究竟如何。
先从话题度颇高的RTX 5070看起:
规格方面,对比上代RTX 4070,其CUDA核心数量由5888个提升到 6144个、基础频率由1.92GHz提升至2.3GHz。
显存由GDDR6X升级为GDDR7,但12G容量、192-bit位宽保持不变。
另外,升级了第5代张量核心、第4代光追核心,支持大力水手DLSS 4等。
对比显卡规格表你会发现,RTX 5070提升比较明显的地方主要在于AI性能以及光追性能。
而对于常规游戏光栅性能起到关键作用的CUDA核心数量上,依然刀法精湛提升仅不到5%。
算上这一代有所升级的架构,再叠加GDDR7高带宽优势,粗略估计光栅性能提升也就20%左右。
老黄还是那个老黄,他口中所谓5070=4090,显然是其传统艺能玩的文字游戏罢了!
这里面起到关键作用的还得是RTX 50系独占的DLSS 4以及全新「多帧生成」功能。
简单来说,区别于上代两帧之间生成插入1个画面帧,这玩意儿得益于AI性能的大幅提升,通过AI可直接为1个游戏帧额外生成3帧。
纸面数据上那就是1+3>4的效果!
该说不说,老黄是懂怎么交作业的……
不过嘛懂的都懂,毕竟是插帧黑科技带来的效果,况且是3倍插帧,那么必然也会带来更高的延迟。
目前由于还没法上手体验,3A游戏体验如何咱们不做定论,但对于FPS竞技游戏来说,高延迟那就是妥妥的Debuff负面提升!
除了RTX 5070外,RTX 5070 Ti 实际CUDA核心数相比上代提升在16%,显存由12G提升至16G,同时显存位宽从192-bit提升到了256-bit。
因此这款显卡无疑更具诚意,提升幅度要明显大于5070,在仅开启光追的情况下,游戏性能对比上代4070 Ti提升有30%以上。
而RTX 5080 CUDA核心数量相比4080提升在10%左右,显存容量依然是抠搜的16G,无大力水手加持游戏性能提升同样在20%-30%。
不过考虑到其降价明显,且与RTX 5090有着整整一倍价格差距,因此这代5080可以算得上除追求顶级性能以外的高端玩家性价比首选。
至于真大哥RTX 5090,相比上代4090 张量核心、CUDA核心数、显存容量等纷纷大涨30%以上。
国内特供版RTX 5090D核心数量、频率、显存等都与5090保持一致,只是将AI性能由3352 TOPS限制为2375 TOPS。
但即便如此,其AI性能仍远高于满血版RTX 4090的1321 TOPS。
按理来说,RTX 5090D物理核心规格并未阉割,对常规游戏光栅性能应该不会有实质影响。
只是不确定AI性能的损失是否会导致DLSS 4多帧生成效果大打折扣,这要等到正式解禁后才能揭晓了。
核心规模、性能的大幅提升,也让RTX 5090D功耗来到了恐怖的575W,化身新一代电网战略合作伙伴。
如果冲着更强游戏和AI生产力性能,定价16499元的RTX 5090D 毫无疑问当得起年度旗舰卡皇之名。
今年这波Blackwell架构RTX 50系显卡尽管在纸面规格如AI、光追、游戏性能等方面有着显著提升。
但老黄依然没丢掉出神入化的黄式刀法,一分钱一分性能的策略始终没变。
除旗舰RTX 5090给得比较多外,其他型号只能算是常规换代升级,核心规格小幅提升、显存容量继续挤牙膏。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5090与5080核心规模足足差了两倍有余,中间就算砍出个5080S、5080Ti、5080Ti S再加个5080Ti Pro Max也完全不成问题。
至于5070 Ti、5070等除小幅降价外讲道理并没有称得上特别炸裂的惊喜。
当然,降价在小忆看来也只是为了挽回一定程度用户口碑,以及应对AMD接下来专注中低端领域的性价比大招。
本文编辑:@ 小忆
©本文著作权归电手所有,未经电手许可,不得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