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虽然属于超频的黄金时代已然过去,但超频这个功能依旧是保留了下来,且仍旧被DIYer们所津津乐道。不过对于许多小白同学来说,CPU超频和不超频的区别是啥,CPU超频有什么坏处依旧不是那么明晰,索性今天咱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首先,我们要说超频这个东西现其实现在的CPU已经“自带”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睿频。CPU自动超频,完全无需我们动手。我们接下来讨论的CPU超频则是将这个睿频的上限再度拔高。
• 性能提升:通过手动调整CPU的频率和电压,让CPU在高于制造商规定的频率下工作,从而获得更强的性能,但也别指望太多,参考下去年的旗舰14900KS,上5%都算是恩赐。不过,这也是大家最期待的CPU超频和不超频的区别吧……
• 蓝屏与崩溃风险:可能导致系统不稳定,增加蓝屏或应用程序崩溃的风险。需要良好的散热解决方案来控制过热,否则可能会自动降频。
• 能耗与发热更高:超频会显著增加CPU的能耗和发热,所以也就需要更高效的散热系统,如水冷或高性能风冷,以确保不会撞墙降频或者直接蓝屏关机。这也是除了蓝屏之外,超频CPU和不超频的区别中最显著的地方……
• 额外成本:想要超频CPU,本身就需要投资更好的散热设备、Z系列(对于Intel)或支持超频,也就是更好的主板、支持超频CPU(Intel带K的型号,AMD全系可超,X3D系列不建议)。
• 硬件寿命:理论上长期超频可能会缩短CPU的使用寿命,因为高频率和电压增加了对硬件的应力;但实际上等到你换代或者主板挂了也不一定会把CPU超坏;长期保持超频更应该看主板抗不抗得住,CPU能稳定基本就没啥问题。
CPU超频和不超频的区别大概就是以上这些,而对于CPU超频有什么坏处其实我们“解法”是一样的,无非就是有蓝屏崩溃风险,发热更大,能耗更高,以及需要更多的额外投资,试错付出的时间成本,CPU寿命啥的都可以忽略。
以上就是关于CPU超频和不超频的区别的全部分享。虽然看起来问题“一箩筐”,但实际上正如老话说得好:“小超怡情,大超伤身”。既然都买了带K的,买了AMD,在主板与供电允许的情况小超赚点性能提升,何乐而不为呢。你要上液氮?那当我没说。
本文编辑:@ 江城子
©本文著作权归电手所有,未经电手许可,不得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