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泄露 ≠「大数据」,小心手机偷听偷看

个人信息泄露已成为公开的秘密,手机偷听偷看也成了大数据的“幌子”,隐私保护还需谨慎操作。

前一秒还在水群,下一秒购物软件就推猜你想买。前几年你或许还会觉得自己的隐私值不了几个钱,不都是为了更好地提供「个性化」服务嘛。但在各种「大数据」的洗礼后,你应该已经意识到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性。

表情包

手机偷看被抓现行

当然「手机偷听」对大家造成的也只是心理上的不爽,但如果是手机偷看呢?

几年前升降摄像头手机上市后不久就出现了诡异的一幕。明明用户没有拍照或者相关操作,前置摄像头居然会偷偷看你一眼。这已经不是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了,这直接都怼脸了……

手机偷看?

好在 TG 客户端开源,扒代码证实是因为 App 调用 API 太老。官方也做出了解释,只要调用就会让相机处于待命状态,即便没有工作也会弹出来。

官方回应

和它一样情况的还有某浏览器,差点就洗不清了。

新闻报道

手机偷看偷听是否可行?

手机偷看虽是乌龙但也让人后怕,App 又能否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偷偷使用摄像头,造成个人信息泄露?答案是可以但又不行

App 可以拍照、录视频算是基本功能了,同时也可以用不复杂的代码实现退到后台时保持拍照。

@Android 每日一讲

@Android 每日一讲
即便是手机锁屏后,原理上也是能够实现拍照上传等功能的。比如部分手机的丢失模式,可以在未解锁屏幕的情况下拍照(被拍照)
某版本小米云服务介绍

某版本小米云服务介绍@好像是小郑同学 

手机偷看,手机偷听功能上可以实现,那 App 自然就能做到。不过还有个前提,App 要使用相机、麦克风等硬件必须要用户授予权限。不给权限就能够保证安全,但更难保证的其实是在自愿情况下给予权限

权限申请

在 App 权限普遍滥用的今天,大家完全有可能因为不耐烦而全部同意。就算有所警惕,一次语音输入,一个扫码功能,就能为以后的手机偷听偷看埋下伏笔,过度索取很正常。

下架APP

智能家居也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除了手机可能成为移动的摄像头,日益丰富的智能家居设备也可能让你的作品出现在「国产区」。

表情包

对此,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就曾在2019年对此发出过警告。对于能连接到互联网的各种设备,都能够实时发送和接收数据。

像智能电视这类有摄像头麦克风硬件的设备更容易成为黑客攻击的目标,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可以想象一旦受到攻击,你的人生就是一场直播。

表情包

可能是将某不安全的智能设备接入网络,也可能是安装了恶意软件,中招的渠道还不少。

隐私保护与防范方法

FBI 也给出了防护建议,在小蝾看来每一条都值得注意:

注意事项

当然,隐私保护最有效的的还得是物理防护更加直接有效。比如 Facebook 创始人用胶带贴住了摄像头和麦克风方法大家就可以学起来。

物理隔绝

网络安全事件频发,厂商们也加大了手机、电脑系统的防护力度。

就连以开放著称的 Android 也开始加强权限控制,沙盒的引入对隐私保护与安全性也有不小的提升。

沙盒

结语

相比手机、电脑,其它智能设备的安全性明显不够看了。传统战场强度太高,个人信息泄露的“突破口”说不定就在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