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航要追上功能机?安卓最新"限电令"让App不敢偷电了

不知道各位同学对自己现在的手机续航还满意不呢?

这两年,因为吃上硅碳负极电池的技术,国产各家无论是旗舰机还是中端机电池容量都突飞猛进。
并且据供应链消息,咱们很快就会迈入手机全民 10000mAh 的时代了。
不过哈,虽然电池容量每年都在攀新高,SoC 的能效比也在不断提高,但还是有不少用户表示:续航提升感知不
一方面是各家 App 为了多让用户多停留在自家应用上,加上了本来不属于自己业务范围内的功能,比如你甚至能在银行 App 里看直播和刷视频。
另一方面,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不少 App 为了更加「了解并接近你」,会高度请求保活或者频繁唤醒在后台探查用户活动并推送相关内容。
核心机制是 App 利用了「唤醒锁」,例如咱们的后台音乐播放、后台下载等都是利用这一机制,但却被不少 App 用来滥用满足自己的保活。
面对这一现象,谷歌出手了,发布了新的应用指南:从 2026 年 3 月 1 日开始,如果如果一个 App 在 24 小时内,无正当理由累计唤醒设备的时长超过 2 小时,就会被标记为过度耗电。
在智能手表等穿戴设备上,标准则是在活动会话期间,App每小时消耗电量超过设备总电量的 4.44%
如果 App 在最近 28 天里有超过 5% 的用户会话超标,就会触发惩罚
惩罚有两条:一是会在 Play 商店详情页将被添加一个公开的警告标签,告知用户「此App可能会加速手机电量消耗」。
二是降低 App 在 Play 商店当中的推荐指数和曝光度,以减少被用户发现的机会。
看到这可能有同学要举手了:那这和我国内应用有什么关系呢?
要探寻这个问题答案,咱们先简单对比下国内国外安卓的运行机制。这里阿红也做了个表格方便大伙儿对比查看:
简单来说,建立在使用谷歌三件套的基础之上,海外安卓依赖谷歌拥有统一的应用、推送、唤醒机制。
看起来是比国内参差不齐的应用生态要好多了,但是用着谷歌服务的相当一部分用户对于这个决策嗤之以鼻。
因为有不少用户表示,Google 自己旗下的 Google Play 服务才是最会偷电的那个。
比如有用户的三星 S23 在一周的时间里,Google Play 每天的耗电量在 15%-25%。
还有 Pixel 9 Pro XL 用户的 Google Play 服务在后台持续运行 7 个小时。
加上这次的政策,属实是有点贼喊捉贼的意味了。
其实 Google 并非如今才关心 App 偷跑电。早在 Android 8.0 的后台执行限制机制里就已算盘落位,随后又推出后台定位权限申报、前台服务类型声明等制度。都是用来约束 App 的活动权限。
话说回来,这次的「限电令」对于咱们国内用户有多大影响呢?
结论是,短期内影响不大。
因为咱们确实基本不用 Google Play 和 GMS,跑的是厂商自己的服务体系,所以政策对 App 的约束力也就很小。
根本问题是处罚机制涉及不到国内的 App。
但长远来看,如果电池容量竞赛到达瓶颈,国际环境的手机因为这条新政变得更省电,那么国内厂商也可能在竞赛中同步优化并树立相关的规则。
或者直接参考之前不通过谷歌开发者认证的所开发App就无法安装的惩罚机制建立类似惩罚。
也就是禁止频繁触发「偷电限制」的App安装。
想必不守规矩的 App 应该就会乖巧许多了。
如果真的建立了,到时候配合 10000mAh 以上的电池说不定就能回到功能机时代的续航表现了。
数据来源:谷歌、安卓开发频道、微博@数码闲聊站、reddit,图源网络。


本文编辑:@ 阿红

©本文著作权归电手所有,未经电手许可,不得转载使用。